东城区民族宗教办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3年3月6日至6月26日,区委第七巡察组对区民族宗教办党组进行了巡察。10月9日,巡察组向区民族宗教办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根据指出的具体问题,区民族宗教办专门召开党组会研究部署,结合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问题逐个分析,制定巡察整改方案,全面开展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
1.关于“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不系统,存在浅尝辄止、不深不透的现象”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通过主题教育读书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组织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走进北京市珐琅厂、北京市伊斯兰教中国化展示中心--东四清真寺等民族宗教场所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办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深入指导民族宗教界扎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结合具体工作深入研究具体实践中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2.关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领悟不深”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开展调查研究。班子成员结合主题教育领研课题,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主题教育学习计划,进一步思考研究,作为专题研讨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民族宗教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调研。加大非法宗教活动整治力度。结合主题教育整改任务清单,把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
3.关于“理论学习中心组参加人员范围界限不清”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把学习作为加强、改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提高领导干部、中心组成员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杜绝抓而不实、随意性大的现象,严格在领导班子成员范围开展集中学习。一是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作为重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2023年共组织14次学习,不随意扩大学习人员范围。三是加强交流研讨,积极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深化学习效果,丰富学习形式,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
4.关于“中央、市区委部分重要文件没有组织学习”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办党组紧紧围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意见》、北京市《措施》、东城区《分工方案》各项要求,进一步明确监督重点,压实监督责任,切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领导班子集中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东城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分工方案》,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制定了《东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细化监督措施,健全制度机制。二是坚持以首善标准抓好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政治监督,“一把手”坚持做到“四个不分管”,严格执行“一把手”监督制度,强化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法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的监督。
5.关于“对民族宗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指导与培训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充分发挥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作用,2023年召开5次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专题部署民族宗教领域安全维稳工作,不断夯实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功能。定期召开民族宗教工作例会、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和民族宗教领域重要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每季度召开宗教团体工作例会,部署重点工作。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先后开展了走进东城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市珐琅厂、东四清真寺-北京市伊斯兰教中国化展示中心等参观研学;走进东四街道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开展“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展示”等活动;与区红十字会在崇文门教堂共同组织宗教场所安全员应急急救知识培训。三是落实市自查自纠工作部署,完成市民族宗教工作督查检查的相关工作。制定民族、宗教工作自查自纠内容细化分解表,召开培训会,指导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做好迎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成立自查工作互查小组深入相关委办局、街道社区督促指导相关工作,无论是资料审查还是实地到东四街道检查,均受到市检查组的肯定。
6.关于“多部门协调联动制度机制和宗教工作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不健全”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清真网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协同保障东城区清真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2023年组织由区教委、区体育局、永外街道等单位共同组成东城区代表团,参加了市第十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好成绩。联合并指导区民族宗教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区教委举办了东城区第十七届民族团结教育周活动,区属多所学校参与其中,收到较好效果。二是加强与联席会各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充分运用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开展宗教工作,坚持依法治教。同时做好相关涉宗教问题的统筹协调工作。
7.关于“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有差距”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以迎接中央民族工作检查、宗教工作督查为契机,牢固树立“大统战工作格局”意识,持续加强对民族宗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指导,确保中央民族宗教工作大政方针贯彻落实,确保区委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各项要求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在面向教职人员宣传的同时,结合重点节日服务保障工作,采取集中宣讲、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大面向信教群众宣传贯彻条例力度,在社会面形成良好的宣传贯彻条例氛围。
8.关于“工作品牌带动辐射作用不强”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以“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共促东城经济发展”为主题举办“东城区民族团结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和平里街道第一届民族文化市集活动”。东城区民族宗教联席会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尤其是各街道社区都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了各种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二是与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联合主办东城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展示活动;区属相关部门、街道、民族宗教界代表和各民族干部群众100余人出席了活动。此次活动是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得到了众多民族体育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在身体力行中用心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在团结拼搏中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9.关于“对基层民族团结工作指导不够”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持续加强对机关干部执法部门人员和服务行业领域人员的民族法规政策培训教育,规范严格执法服务行为,坚持在执法和城市管理实践中贯彻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二是指导各街道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各街道社区设置电教室、阅览室、棋牌室和室外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将民族群众中的文艺、体育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歌舞艺术团、民族体育团队,逐步形成了以民族体育运动会、民族团结宣传活动为主线的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三是指导各街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利用线上宣传手段,使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民族风貌等,引导各族群众珍视民族团结,懂得如何促进民族团结,以实际行动推进民族团结之花结出累累硕果。前门街道在公众号中,定期开展民族团结各类宣传,努力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东直门街道各社区结合日常活动开展了民族大联欢、互动知识问答、民族舞蹈教学、红歌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日活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建国门街道组织读书会等活动庆祝民族团结日的到来,向居民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10.关于“利用我区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欠缺”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与宗教领域“六进活动”“和谐寺观教堂”建设相结合,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卧尔兹’”演讲、《古兰经》诵读比赛”,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宗教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举办“讲中国故事 传中华文化”故事会宣讲等,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组织宗教界代表人士参观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故居)。二是强化培训,坚持宗教团体例会制度,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并指导三个宗教团体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宪法、区情等培训,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1.关于“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差距”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讲堂、研讨交流等活动培养挖掘宗教界优秀人才。二是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关心关爱。每逢重要宗教节日,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到各宗教场所进行走访慰问。
12.关于“缺乏对民族宗教领域矛盾风险深层次研究”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工作。深入民族特需定点生产企业、清真餐饮企业、街道社区开展民族工作走访调研30余次,在开展工作服务的同时与民族界代表人士交朋友,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培训力度,多与宗教教职人员谈心交心,深入掌握其所思所想,及时组织教育培训。
13.关于“党组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有欠缺”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定期联系“两员”,听取意见建议。二是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民族宗教业务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及时解决民族宗教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加大依法普法宣传力度,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在“导”字上下功夫,增进“五个认同”,深入开展“深化六进活动、添彩六字文章”活动。四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排查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风险隐患,统筹推进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14.关于“第一种形态运用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正确运用“四种形态”,按照要求每年至少运用一次“第一种形态”,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将抓好本职工作与带好干部队伍相结合,在工作中对分管部门或分管的党员干部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三是以“五讲”型机关打造“石榴籽”系列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加强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引领激励、教育示范功能。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学习阅读、谈心谈话等多功能室,在满足党员干部学习需求的同时,打造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多功能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工作实效。
15.关于“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严格落实区纪委区监委全流程监督的制度要求,调整领导干部分工,按要求向区纪委区监委备案。二是及时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办内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机制。三是强化主动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意识,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严格自律上当标杆、作表率,既自觉接受监督,又要敢于担当作为。四是根据干部在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和教育引导,主动征求意见建议,准确掌握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引导。
16.关于“工作作风不扎实”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对于上报的材料由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双重审核通过后上报,确保材料严谨准确。二是通过开办公务员月课堂,不断提升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首善标准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三是加大调查研究工作的力度,结合主题教育,班子成员开展领题调研,结合民族宗教领域状况及实际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17.关于“公车管理使用工作不严谨”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及时修订《东城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应急车辆管理办法》,严格做好公车使用申请审核,做到每次出车前后及时登录东城区公务用车管理平台进行申报-审批-调度-用车-返回工作流程的填报,更加精准开展日常监管。二是按照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严格公车使用用途及使用流程,严格公务用车管理,由专人负责加强日常检查与监督,杜绝违规用车现象发生。
18.关于“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不严格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充分认识“三会一课”制度是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确保“三会一课”制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化。二是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全体党员自觉按时参加“三会一课”,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起来、实起来,并认真规范做好相关记录。
19.关于“党总支与党支部界限不清”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党总支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退休支部和机关支部的有关工作,党总支书记年终向党组汇报工作。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组织活动,结合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的作用。三是以“五讲”型机关打造“石榴籽”系列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加强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年度支部工作落实、支委会记录等方面规范执行落实到位。
20.关于“党务公开不规范”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严格执行党务公开的各项规定,做到基层党务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推行公开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和程序“五统一”,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公开的制度化水平。
21.关于“干部队伍年龄偏大”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结合单位实际,综合研究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培养情况,做好梯次配备工作。2023年度招聘事业单位大学生退役士兵1名,充实年轻干部力量;二是继续加强干部教育力度,定期组织谈心活动,及时把握干部思想动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22.关于“干部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健全干部培训制度机制,以“五讲”型机关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立新入职干部培训制度,加强民族宗教业务系统培训。二是建立“公务员月课堂”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着力提高全体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化水平。
23.关于“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不够”问题的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加强干部交流力度,研究制定制度措施。二是针对在同一科室工作时间过长,多年未轮岗交流情况,制定轮岗计划,组织各科室轮岗交流,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三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4.关于“党组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有欠缺,在落实区委上一轮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中,层层传导压力不够,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部分整改不够务实有力,整改不彻底”问题整改。
整改结果及成效:一是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二是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各科室及中心负责人要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及每一个部门。三是切实加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整改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定期督促检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充分发挥制度刚性约束作用,以制度机制固化巡察整改的成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办领导班子将严格按照整改措施方案,把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落实好,整改完毕的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和“回头看”,防止边改边犯,建立督查机制,党组每半年对整改工作进行总结检查,整改过程将贯穿到民族宗教办今后工作中。对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将逐项研究、细化方案,明确整改责任、确保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65131487;邮政信箱:幸福大街32号;电子邮箱:mzbzhk@bjdch.gov.cn。
东城区民族宗教办党组
2024年6月